05版:本地·综合     
按日期检索

平价雪糕俏 批发门槛低

市场上的雪糕。

荆门晚报记者 胡于梅 文/图

进入7月,气温持续攀升,“清凉经济”应运而生,雪糕市场率先迎来消费热潮。连日来,晚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雪糕批发店发现,与往年不同,今夏市场刮起一股强劲的“平价风”与“批发热”,大布丁、老冰棍、绿豆棒冰等经典平价产品销量激增,成为当之无愧的消暑主角。

平价雪糕热销

6月23日上午,在城南新区胥哥雪糕批发店内,店主胥老板刚送走一位手提两大袋雪糕的顾客,他指了指雨后放晴的天空说道:“下雨前人挤人,平均每人带走10至20支。”胥老板坦言,热销单品多为平价雪糕,如大布丁批发价0.8元/支,零售价1元;绿豆棒冰批发价1.6元/支,零售价2元。这类物美价廉的经典款,构成了销量的绝对主力。

“高温初期的销量趋势很明确,价格越低销量越高。”胥老板说,新顾客普遍倾向选择2元以下产品,熟客会在复购低价雪糕的基础上尝试高端雪糕。他算了一笔账:日均客流量30~50人,其中超七成为批发客户,单人单次采购量10~30支。

随着气温的逐渐走高,记者昨日又一次联系了胥老板了解销售情况。

“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这两天气温高,买雪糕的人又多了起来,很多老顾客一次就买走五六十块钱的雪糕,吃完就又过来买了。”胥老板称。

近日,记者在城区团结街另一家雪糕批发店看到,十多个冰柜陈列满货,外侧贴有清晰的价格标签。店老板介绍,入夏后每天都能卖出大几百支雪糕。“小布丁、老冰棍、红豆绿豆棒冰卖得最好,顾客图的就是经济实惠。”她强调,眼下市场主打中低档,10元以下产品是绝对主流。店内虽有梦龙、八喜等售价9至15元的“贵价货”,但占比仅约三成。

批发模式受青睐

夏季不仅催热了平价雪糕,更带火了批发模式。

“买一支雪糕要花5元,批发10支单支价格只需要4元,我选择多买一些放在冰箱,想吃了随时拿出来吃。买得实惠且吃得方便。”外卖员石磊道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石磊称,这几天天气太热了,特别是昨日,他的胳膊、腿已经全晒黑了,一回家就想吃冰的东西。“感觉烈日下奔波,批发回家的雪糕成了解渴又划算的‘续航保障’。”

20多岁的年轻消费者陈晓梦称,用料实在、价格实惠、口感上乘的雪糕是他们的首选。“当然,能打个折就更好啦。今年也经常会去雪糕批发店购买10支以上。”

“买一支每天都要买,多买点还能打折,更划算。今年的雪糕批发模式更受青睐呢。”90后的消费者汪女士道出市场变化。

记者注意到,“10支及以上打8折”的招牌随处可见,更有店铺贴心标注“单支也批发”,将批发门槛降至最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灵活需求。多位市民表示,考虑到梅雨季后气温可能持续走高,已开始提前囤货。

消费回归理性

胥老板还敏锐地捕捉到另一个变化:“今年客流整体不如去年火,但顾客选择更理性了。”他指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伊利、蒙牛等大品牌,而几块钱的雪糕仍是走量主力。这反映出消费者在追求清凉的同时,对价格和品质的权衡更加审慎。

记者走访发现,高价雪糕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5元价位的雪糕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据荆门城区多家雪糕批发店经营者反映,过去几年高价雪糕市场存在的过度营销与炒作现象,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今年,“雪糕刺客”退潮,平价品质成了主流。眼下,消费者正在用行动推动平价雪糕成为消费主流。这一趋势也标志着雪糕市场正回归常态化与健康化的发展轨道。

记者温馨提醒市民,炎炎夏日来临,冷饮无疑是消暑降温的“利器”,雪糕虽能带来片刻清凉,但作为冷饮不可贪多‌,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多种负面影响。首先,‌牙齿健康‌是冷饮的一个主要问题。雪糕的温度通常远低于口腔的正常温度,长期食用会对牙齿造成物理性刺激,可能导致牙齿敏感甚至牙髓炎等问题。

其次,‌胃肠道健康‌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冷饮的温度过低,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更应谨慎食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雪糕的过量食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