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县域·资讯     
按日期检索

鸡蛋变“金蛋”,托起乡村振兴梦

——钟祥烈华家庭农场带动村民增收的故事

荆门晚报记者 李天学 文/图

在钟祥市东桥镇高潮村,有这样一位勤劳坚韧的创业者,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养殖事业的执着,在小小的鸡蛋上做出了大文章,他就是烈华家庭农场负责人幸烈华。

阳春三月,走进幸烈华的家庭农场,鸡舍里一片热闹景象。幸烈华正和工人熟练地穿梭在鸡群之间,双手快速而精准地将一枚枚新鲜的鸡蛋捡起,放入托盘里(如图)。“春节过后,农场3万只蛋鸡每天能产下2000多斤鸡蛋,这些鸡蛋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它们被京山市的一名鸡蛋商贩全部收购,随后发往广州,成为千里之外市民餐桌上的美味。由于销量火爆,通常4天就要运输一次,即便如此,鸡蛋依旧供不应求。”幸烈华边捡鸡蛋边向晚报记者介绍。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的这番繁荣景象,背后是幸烈华历经挫折的创业之路。2013年,幸烈华怀揣着致富梦想,毅然投身蛋鸡养殖行业。初涉此行,他满怀热情与期待,投入大量心血,饲养了2万只蛋鸡。可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他没能及时为鸡舍里的蛋鸡散热。一场高温,让500多只蛋鸡死亡,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看着死去的蛋鸡,幸烈华的内心满是痛苦和迷茫,但他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他决定重新振作。

幸烈华深知,想要在养殖行业站稳脚跟,必须掌握专业技术。第二年,他专门聘请了技术人员来指导养鸡。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系统地学习了蛋鸡养殖的各个环节,从鸡苗的挑选、饲料的配比,到鸡舍的环境控制和疫病的防治,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钻研。他每天早早地来到鸡舍,仔细观察蛋鸡的生长状态,认真记录各项数据。在防疫工作上,他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总是提前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严格把控鸡舍的卫生。

付出终有回报,幸烈华的努力逐渐见到成效。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防疫工作的精准到位,他的养鸡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2万只增加到如今的3万只。每天,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新鲜鸡蛋,幸烈华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鸡蛋不仅是他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是他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在市场上,幸烈华的鸡蛋凭借着优良的品质脱颖而出。他始终坚持绿色养殖理念,给蛋鸡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确保鸡蛋的营养和口感。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让他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信赖。如今,他与京山市的鸡蛋商贩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销售渠道畅通无阻。

幸烈华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家庭农场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对养殖行业产生了兴趣,纷纷向他请教养殖经验。幸烈华总是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技术和心得,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之路。

目前,幸烈华已安置村里3个脱贫户常年在农场务工,每户每年可收入4万余元,让他们既解决了就业问题,有了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家庭。逢年过节,幸烈华还向当地困难群体捐赠新鲜鸡蛋,反哺社会。今年1月,在钟祥市举办的为困难家庭过暖冬活动中,幸烈华现场为10户困难家庭共捐赠50公斤鸡蛋。

谈及未来的发展,幸烈华信心满满地表示,逐步扩大蛋鸡养殖场规模,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


 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