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时事     
按日期检索

40万元蜂产品清关遇阻之后

本报记者 田恒 通讯员 张轶 文莞尔

“你们的货物进不来了,赶紧想想办法!”6月初,湖北真知堂蜂业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李剑接到来自爱尔兰的客户电话,反映已经抵达爱尔兰口岸的货物无法按时清关。

两个月前,这批价值近40万元的“荆字号”蜂蜜从荆门出发,经过江运、海运长途辗转,终于抵达爱尔兰一港口。但当地有关部门认为这批货物的证书不符合当地相关规范,无法清关。“爱尔兰是新开发的市场,所以我们不太了解当地的相关政策,不能顺利入关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滞港费用,还有可能被客户投诉,影响后续的合作。”李剑说道。

熟悉外贸业务的李剑当即通过中国海关信用管理服务平台(2.0版),向荆门海关紧急求助。

当天,荆门海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在2小时内完成问题核实、研判和答复,指导企业按规定完成了证书更改,并最终帮助企业货物顺利清关。

今年3月,中国海关上线了信用管理服务平台(2.0版),升级后的平台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公示、关企互动等方式,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进一步优化信用管理服务,让关企沟通渠道有了更多选择。经过海关部门的大力推广,湖北省外贸企业注册数已超500多家,平台注册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额超六成,包括了AEO企业、各行业领域的重点企业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企业只需在线提交诉求,海关协调员就会在2小时内完成接收、研判、响应,避免了多头询问,实现了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服务升级。”武汉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负责人黄伟介绍。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荆门海关持续加大服务平台宣传力度,引导外贸企业开展注册和运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做好做实服务群众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旨在通过平台,更好发挥海关协调员作用,让外贸实体享受到海关高效率、高质量的帮扶服务,助力“鄂字号”产品顺利出口海外,为湖北外贸稳量提质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荆门海关通过中国海关信用管理服务平台(2.0版)帮助湖北真知堂蜂业有限公司解决通关难题,是湖北省内利用该平台解决企业通关难题的首个成功案例,成为荆门海关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企业排忧纾困的生动注脚。


 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