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专题     
按日期检索

畅享荆门“付”无碍 一卡通行“零”距离

——看荆门市银行业如何以“硬设施+软服务”破解外籍人员支付难题

今年3月3日,工商银行荆门东宝支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户——一名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这位留学生初到荆门,希望能在当地办理一张银行卡以便日常使用。大堂经理详细向客户讲解了针对境外来荆人员的服务政策和便利措施,很快就协助客户顺利办理了开卡业务。这一幕,正是荆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门监管分局指导下,全面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的生动缩影。

破冰外币兑换难题 构建“零距离”服务网络

“过去带外籍来华人员去景区,总要先跑银行换钱。现在酒店大堂就能兑换七国货币,真是省时又省心。”3月5日,在钟祥市莫愁湖国际大酒店大堂,导游王先生指着新启用的中国银行外币代兑点介绍。2024年6月,中国银行荆门分行与这家四星级酒店合作设立的全市首个外币代兑点,可办理美元、英镑、日元等7种货币兑换,日均服务境外旅客超30人次。

为织密服务网络,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荆门监管分局指导下,荆门市银行业打出“代兑点+ATM+网点”组合拳。全市82家银行网点开通外币兑换窗口,729台ATM完成外卡受理改造,形成“15分钟兑换圈”。

升级支付“硬设施” 畅通外卡受理通道

在漳河万达广场某品牌店,来自欧洲的游客马克用万事达卡购买了特产。“POS机换新后,刷卡3秒完成支付,和欧洲体验完全同步。”他所说的变化,源自工商银行荆门分行的“支付场景焕新行动”。该行组建20支服务小队,对114家重点商户开展POS机具改造,支持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主流外卡,商户交易成功率从65%提升至92%。

这种“支付基建”升级已覆盖全市重点领域。来自荆门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三星级以上酒店外卡POS机覆盖率100%,东宝区中天街等核心商圈外卡受理率达85%,漳河机场、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实现外卡服务全覆盖。

创新“零钱包”服务 打通现金流通闭环

“这个绿色零钱包太贴心了!”在明显陵景区,韩国游客金女士从中国银行“零钱包兑换专窗”领取了200元零钞套装。针对外籍人士小额现金需求,我市多家商业银行推出“零钱包+”服务体系:网点开设38个兑换“绿色通道”,组建“移动服务车”为出租车司机、夜市摊主等投放3.8万个标准化零钱包,建立“投放-回收-再投放”循环机制。

在支付便利化改革中,科技力量正在重塑服务形态。中国银行研发的“跨境通”App新增荆门专区,提供实时汇率查询、网点导航、预约兑换等8项功能;建设银行上线“建行全球签”服务,外籍人士在线申请即可获得电子支付凭证。


 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