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近日,14岁少女花150元文身,经鉴定,清洗竟需要8次激光治疗、花费76万余元的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据悉,女孩母亲发现未成年的女儿文身后,将商家诉至法院索赔。最终,法院判决文身店主担责60%,先支付一次清洗费9.6万元。
近年来,文身行为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不少未成年人由于视觉冲击、新奇感以及偶像影响等因素叠加,盲目跟风文身。而文身行业普遍存在资质缺失、卫生条件不达标、设备消毒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违规向未成年人群体提供文身服务广遭诟病,其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社会危害不容忽视。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未成年人文身等问题,并建议加大对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处罚力度,对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个人或组织依法从重处罚。
荆言:作为一种亚文化,文身似乎被一些青少年当成了彰显个性的“肌肤印记”。无论是出于从众还是叛逆的心态,一时冲动的文身行为都可能对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尽管《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明确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但部分商家为牟利仍违规操作。当前,文身行业尚处“灰色地带”,立法有滞后,监管有空白,是时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把监管的空白区填起来,让未成年人免受文身之害了。